發布日期:2024-12-11 瀏覽次數:次 字體:【大 中 小 】 |
編者按: 值此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成立70周年之際,江蘇省供銷合作社系統捷報頻傳,共有17個先進集體、3名勞動模范及3名先進個人榮獲表彰。這些榮譽不僅是對獲獎的集體與個人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高度肯定,更是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勇于擔當、不懈努力的榮譽見證。 為弘揚先進,激勵士氣,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自即日起開辟“榜樣照亮前路”專欄,對獲獎集體與個人進行系列宣傳報道,旨在樹立榜樣,傳遞正能量,引領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在新時代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書寫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集體 江蘇蘇合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 宿遷市洋河新區張渡村的張老伯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祖上三代務農,勤勤懇懇與土地打著交道,卻沒想到祖祖輩輩這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卻在宿遷蘇合農服的引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1年,宿遷、淮安開始由政府牽頭組織啟動釀酒原糧本土化項目,著名的洋河、今世緣酒廠紛紛開啟了高粱本地化種植。2022年,省本級社有企業蘇合農服聯合宿遷市供銷合作社、洋河集團、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農科院、宿遷市農科院在宿遷區域開展釀酒原糧本土化產業發展,組織完成洋河高粱訂單農業,通過“村企共建”“村社共建”形式,打造種糧一體化服務模式,做到統一供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高粱回購,節約農戶成本,增加農戶收入。 “一開始,老鄉們不太能夠接受現代化的農業服務,總覺得自己種了一輩子田,要比我們這些來推廣服務的小伙子更有權威。而且不理解我們這些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怎么‘混成這樣’,跑回鄉下來種田。后來架不住村支書的勸說,再加上我看著也很真誠,就勉強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開始了第一次合作。”宿遷蘇合農服總經理江廣帥回憶道。 從此,機械化的農機具走進了農田,數字化的設備為種田打開了“天眼”,最重要的村里很多像張老伯家以前只能閑置半年的坡地,也能“坡地生金”,種上了有訂單回收保障的釀酒高粱。試點示范結果顯示,訂單種植釀酒高粱,較種植常規作物平均畝增效益400元以上。 經過3年的緊密合作,“供銷社+企業+訂單+農戶”的合作模式,實現了種子處理、播種、定苗、施肥、病蟲害防控、收割入庫等全環節規范化管理,全程數字化管控,這一系列變化讓生產更加輕松,更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 今年,張老伯家的高粱實現了大豐收。經過測算產量達到了1072.65斤每畝,預計一畝地的收入大概在1500元。而這只是蘇合農服在江蘇廣袤土地上的一個小小縮影。 —————————————————————————————————————————————— 2018年,在江蘇省供銷合作總社的引領下,江蘇蘇合農業社會化服務有限公司在原江蘇裕農石化有限公司基礎上更名成立。成立以來,公司始終秉持“上下貫通、聯合合作”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鏈條,強化隊伍建設,為全省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建設貢獻重要力量。 構建服務網絡,創新服務模式 蘇合農服深知,要服務好廣大農戶,必須構建一個完善的服務網絡。于是,公司通過與江蘇省各市、縣(區)供銷社聯合合作,打造縣(區)級“蘇合”品牌服務中心。像宿遷蘇合農服這樣的區域服務中心以農資供應和訂單糧貿為抓手,農機作業為依托,延伸服務鏈條,提升服務水平。截至2024年11月,蘇合農服已成立3個市級服務中心運營主體,服務網絡覆蓋3個市,在全省范圍內為周邊農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農業服務。 在創新服務模式方面,蘇合農服也下足了功夫。公司創建了4個全程服務示范基地,采取簽訂訂單合同、制定種植規程、明確管理辦法的方式,建立以1000畝為基本單元的農機作業服務方案。這些示范基地不僅降低了環節成本,還提高了糧食的質量和效益。同時,蘇合農服還在小麥種植上推出了“減量播種試點”和“藥肥減量試點”等服務方案,統一作業標準,實現了小麥播種量的降低和產量的提升。 拓展服務鏈條,聚焦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蘇合農服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在拓展服務鏈條方面,始終聚焦糧食安全,通過投資組建農資服務主體,搭建農資供應體系,實現農資保供穩價。同時,公司為農戶提供統一的機耕機收、統防統治等農機服務,降低了農機作業成本。 在訂單農業方面,蘇合農服通過鎖定下游需糧企業訂單,組織上游農戶開展生產,讓糧食銷售從一家一戶到集中賣糧,大幅提升了議價能力,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強化隊伍建設,探索數字農服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蘇合農服重視新農人隊伍建設,公司在崗員工28人,平均年齡37.4歲,32.1%的員工為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公司還定期組織開展新農人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和田間實操等多種形式豐富培訓內容,不斷提高隊伍技能和素養。 在數字化方面,蘇合農服參與江蘇數字供銷建設,承擔了1000畝數字高粱基地建設工作,并參與設計綠色農資智慧管理平臺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蘇合農服實現了服務的精細、精準、可控。“麥稻同框”豐收忙,大數據助力“三夏”時節顆粒歸倉的成效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報道,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024年11月28日,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成立70周年紀念會上,蘇合農服憑借創新服務,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等方面的成效獲得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蘇合農服總經理孫振中表示:“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蘇合農服將始終秉持合作共贏的理念,通過‘村企共建’‘支部共建’等形式,與農戶、村集體、企業合作,主動開展土地流轉、全程托管服務,拓展農田建設項目,推廣“兩端帶動中間”的創新服務模式,加快區域農服中心組建工作,加速數字化賦能,引領帶動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一張網建設,彰顯省本級社有企業責任擔當。” 素材來源:蘇合農服 組稿:省總社辦公室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