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1-19 瀏覽次數:次 字體:【大 中 小 】 |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更好理解和落實《實施意見》有關要求,省發展改革委對《實施意見》進行了解讀。 一、《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廢棄物循環利用工作,強調要更加重視資源的再生循環利用,推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擴大國內固體廢棄物的使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將“實施回收循環利用行動”作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四大行動”之一。廢棄物是一種“放錯地方的資源”,可以“變廢為寶”。江蘇既是工業大省也是消費大省,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生產生活領域廢棄物呈現規模擴大、來源復雜、利用難度增加等趨勢,而廢棄物循環利用仍有堵點,如政策機制存在短板、利用水平仍有待提升,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任務十分緊迫。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江蘇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省發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實施意見》,主動呼應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旨在暢通廢棄物循環利用鏈條。 二、《實施意見》主要思路和考慮是什么? 《實施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理念,堅持系統謀劃、協同推進,分類施策、精準發力,創新驅動、提質增效,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全面加強生產生活各領域廢棄物精細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布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加快構建覆蓋全面、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為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撐。 (一)進一步健全回收網絡體系,根據廢棄物的不同來源精準施策,對工業廢棄物要壓實產生單位主體責任、強化全過程追溯,對農林廢棄物要完善收儲運體系,對社會源廢棄物要充分利用現有回收網絡體系,發展“換新+回收”等新模式。 (二)進一步提升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水平,根據廢棄物不同利用方式實施分類施策,強化綜合利用、高效利用、再生利用、二手交易、再制造等不同路徑。 (三)進一步暢通重點產品設備回收循環利用,綜合考慮廢棄物的資源價值和社會關注度等因素,要差異化推動廢舊動力電池、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器電子產品、新型廢棄物等各類產品設備的規范化、高效化回收循環利用。 (四)進一步優化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布局,要堅持龍頭帶動,推動資源利用產業集聚發展,扭轉行業“小散亂”現象,加快培育行業骨干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著力打造一批特色化地方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集聚區)。 (五)加強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聚焦政策和機制堵點難點,切實加強用地、路權保障,優化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環評、能評審批程序,推動“反向開票”政策落到實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回收循環利用項目的支持。 三、《實施意見》提出了哪些目標? 《實施意見》以問題為導向,明確了2027年和2030年兩個階段工作目標。 到2027年,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立,主要廢棄物循環利用取得積極進展。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秸稈等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3億噸左右,新增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廢鋅、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等主要再生資源循環年利用量達到3500萬噸左右,報廢汽車年規范回收拆解量50萬輛左右,廢棄電器電子年回收拆解處理量達650萬臺(套),回收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到2030年,覆蓋全面、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全面建立,各類廢棄物資源價值得到充分挖掘,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質量顯著提高,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總體居于全國前列。 四、《實施意見》主要內容有哪些? 《實施方案》共六個部分26條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圍繞加快構建覆蓋全面、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細化提出我省2027年廢棄物利用量、綜合利用率等具體目標,以及2030年發展目標。 第二部分全面加強廢棄物精細管理和有效回收。提出加強工業廢棄物精細管理、完善農林廢棄物收集體系、推進社會源廢棄物分類回收等3項重點任務。 第三部分著力提升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水平。提出強化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再生資源高效利用、引導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規范化、促進再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廢棄物能源化利用、推廣資源循環型生產模式等6項具體舉措。 第四部分分類推動重點產品設備回收循環利用。提出加強重點領域廢舊設備回收循環利用、加強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加強廢舊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回收利用、加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利用、加強新型產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加強低值可回收物循環利用等6項具體內容。 第五部分因地制宜培育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出優化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布局、培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條、加快培育行業骨干企業、規范行業經營秩序等4項重點工作。 第六部分加強組織實施和政策保障。提出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完善要素保障機制、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完善標準規范和統計制度、完善再生材料和產品推廣應用機制、加大宣傳引導等7項保障措施。(來源: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